局工作动态

如何创新打造12345热线?十多家单位群策群力

近日,宁波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在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综合评估中获评“A+”等级,标志着我市12345热线首次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为进一步创新打造好这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12月5日,12345热线组织十多家单位开展座谈交流,为热线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实现民声传递更畅达,问题解决更顺利,社会服务更到位。

 

当天下午2点,来自省信访局、市政府办公厅、市委社工部、市委编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以及才博智慧治理研究院、东海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齐聚市行政会议中心会议厅座谈交流。

宁波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心负责人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该中心基本情况,目前市12345热线已开设接听座席299个,外聘话务员300余人。近年来持续推进政务热线整合优化,已实现12345统一受理、一号对外。

 

2023年,全市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来电436.12万件,同比上升60.84%,接通率88.76%,实现按期受理和答复双一百。今年5月,市12345热线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并在11月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综合评估中获评“A+”等级,首次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中心负责人也指出了热线工作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座谈交流,倾听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为平台更好地创新发展出谋划策。

 

与会人员热烈畅谈,通过与同类城市做法和历史经验对比,从各自专业领域提出建议,为12345热线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我想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互联互动,加强110与12345两个平台的交流深化机制。”市公安局代表从警务和非警务热线之间的有效联动提出建议,表示要进一步聚焦群众需求,深度联动,形成矛盾纠纷化解闭环。

“我们可以深化行政执法监督合作机制,通过12345热线平台,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市司法局代表提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的建议,并建议通过“预约式”行政指导服务,早发现早介入“老大难”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市委社工部代表建议通过借势借力,发挥平台合力,推进问题解决。比如深化媒体以及“141”等相关平台联动。坚持问题导向,探索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事项挂账模式,待条件成熟后推进解决。

十多个部门充分交流,为12345热线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了满满动力。市信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逐条整理研究各单位建议和意见,并将其转化为工作举措,全方位争当全国12345政务服务热线先锋,创新打造具有宁波标识的有温度的政务热线。

(来源:甬派客户端)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