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俞复玲,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党委书记,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小巷总理之星,被习近平称赞为“社区领头雁”。
宁波市江东区划船社区是个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社区,有楼群104幢,墙门275只,居民3891户,总人数10420人,基础设施差、特殊群体多,管理难度大。而这个社区却蝉联三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社区,头顶20多项全国性荣誉称号,实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社区”,近10年来无到区及区以上上访。在我看来,“社区是船,众人划桨”,做好社区群众工作,要始终秉承“众人划船、共建和谐”理念,坚持用“真诚的心”服务居民的事,用“婆婆的嘴”温暖居民的心,用“毛驴的腿”深入居民的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优化社区环境。
从社区“棘手的事”抓起,矛盾问题既要理清、更要理顺。面对老社区一些长期积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坚持“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举全民之力、集全民之智,共同破解难题。如针对居民停车难问题,我们采取社区、物业、城管、辖区单位四方合作,通过科学划线挖掘停车位,实行车辆准入防止道路拥堵,成立“路路通”志愿者管理停车乱,利用辖区单位夜间空余停车位停放私家车,较好地缓解了停车难。如针对社区物业费收缴难、物业服务跟不上的问题,我们采取党建联建办法,成立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的党员组成的物居联合党支部,三方每月定期碰头,分析问题、商量对策,改进物业服务。对物业费收缴采取社区党员带头、墙门组长代收,做通群众工作。物居党建联建平台搭建以来,物业费收缴率从原来的30%上升至现在的97%,受到央视《焦点访谈》的专题报道。
(划船社区书记俞复玲组织召开缓解停车难综合整治工程听证会,向居民详细解释项目情况)
(荷花家园物业费收缴率达100%的报道刊登在2017年4月25日的鄞州日报第5版)
结出“365社区服务工作法”,通过“三联”、“六服务”、“五机制”,全年365天时时处处为社区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精细化服务,让方方面面的群众都满意。对失业人员,社区采取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办法,组织20多位创业带头人成立就业志愿援助联盟,以结对帮扶的形式帮助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目前,社区总体就业率达到99.7%、困难群众就业率达到100%,被评为全国首批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对老年群体,探索建立“家院互融”养老新模式,整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家政服务和社区福利院养护服务资源,为老人免费提供上门送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8大类54项服务。对外来务工人员,建立“新市民和谐促进会”,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法律维权等服务。对矫正归正人员和精神病人,建立“心理话疗室”,提供心理疏导、家庭探访等服务。目前,“365社区服务工作法”被视为社区服务的工作指南,在浙江全省各地推广。
(街道副书记庞超静、划船社区主任裴虹和社工上门看访老人,了解生活近况。)
从墙门“琐碎的事”管起,邻里关系既要疏导、更要引导。许多大的矛盾问题往往是从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小事情引起的。我们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不让小问题积累成大矛盾。每位社工实行“包片联户”,以250户为标准划分片区,每月走访25户,全年访遍250户,及时了解群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每个楼道,组织党员和群众骨干担任墙门代表及墙门宣传员、卫生员、安全员、调解员,通过这“一代四员”,第一时间掌握和调解墙门内的矛盾纠纷。还成立“老娘舅协会”,由60多位群众威信高、擅长调解的热心群众组成,专门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邻里互助、邻里和睦的墙门文化。社区连续12年举办“和睦邻里节”,通过“一家一道菜”同吃年夜饭、“夸夸我们的好邻居”纳凉、会,让平时因工作忙很难碰面的邻居坐到一起、增进了解。我们给每户家庭发放“邻里守望卡”,正面是整个楼道居民的联系方式和家庭常用电话,反面是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的互助内容,在居民中形成“你为我守望一天,我为你守望一年”的邻里和睦氛围。通过“包片联户”、“一代四员”、“老娘舅协会”及墙门文化凝聚,完善和创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墙门、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2017年6月20日划船社区保安黄师傅在执勤期间因收停车费事宜被荷花一村业主邵某打伤。黄师傅到社区和好屋请老娘舅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社区书记俞复玲与社区居民同吃年夜饭。)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社区的氛围越来越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划船社区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4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今后,我们将不断借鉴吸收、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和谐融洽的幸福家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